RFID——無線識別系統是本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高科技市場之一:業界預言,2006年將是RFID產業應用發展的一個里程碑,眾多行業都將逐步采用這一革命性的技術。我國公安部門利用非接觸式IC卡換身份證是當今全球RFID工程的實踐之一,預計到2008年將完成大約9億張IC卡身份證換證工作。
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RFID 應用市場
RFID 孕育的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也將為推動中國信息化建設作出重要的貢獻。今年我國已經把RFID產業發展和應用作為“金卡工程”的重點之一。
早在2003年我國就頒布了全國產品與服務統一代碼規則,規定了中國境內銷售的產品和服務,必須申請并且擁有一個惟一不變的代碼標識,這就為電子標簽的產業化及其廣泛的應用奠定了政策基礎。
電子標簽應用的領域和市場需要很寬泛。目前,我國電子標簽主要應用于物流管理領域、醫療領域、貨物和危險品的追蹤管理監控,在民航的行李托運、郵局的包裹管理、強制性的產品檢驗、證件的防偽、路橋的不停車收費、電子小額支付、門票等方面,也有廣泛的應用,在汽車防盜、物品跟蹤等方面正在不斷地開拓新的應用。
電子標簽已經成為中國Ic卡市場的一大熱點。上海開發了基于電子標簽的內貿集裝箱運輸系統,特種設備和燃氣鋼瓶的管理和物流跟蹤系統,也得到實際的應用。此外,結合安全監管還有重要危險品的管理、特殊藥品的管理、重要文獻資料的跟蹤管理等,應用的前景極為廣泛。
我國正在積極穩妥地發展RFID 產業
關于電子標簽的巨大市場需求和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將發揮的重要作用,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我國正在積極尋求國際合作,著手制定政策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導支持相關技術產品的研發,不斷提升產品技術水平,改進工藝,降低電子標簽的成本,積極拓展電子標簽的應用領域。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RFID在我國的應用正如中國的信息化建設一樣,必須要立足于自己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要擁有中國自主的知識產權。我國RFID 產業和應用起步雖晚,但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芯片的設計已經實現國產化,我們已經具有自主開發低頻、高頻的RFID產品和各種讀寫設備的能力。目前與國外產品的區別主要在于RFID 核心芯片、天線設計和應用經驗等方面。國內相關行業的RFID 的試點工作已經啟動。
我國有能力在全球電子標簽產業的發展和應用方面起主導作用。為此我們必須抓住機遇,齊心協力,扎實工作。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推動產品標準和檢驗規范工作,推進完善檢測機構和配套技術實驗和產品的研發,為RFID系統建設和應用推廣奠定堅實的技術和產業化基礎。要結合不同領域的需求和特點,制定不同的產品標準和技術規范,先滿足硬件的需求,保障信息共享和產品開展。根據測試和分析的結果,以我國資源的實際使用情況,國家信息產業部正式規劃電子標簽的使用頻段,探索并建立我國電子標簽應用的市場模型,在典型行業應用的同時要結合信息安全的要求,加強相關的安全產品和系統的研發,通過建立試點工程開拓應用領域,推動產業建設和普及。加強信息安全工作,支持我國NPC編碼體系的實施和應用,確保信息安全和經濟安全。編碼體系的確立是電子標簽產業中的核心問題,建立我國自己的惟一標識體系、惟一的編碼方式和數據格式,是我們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們發展擁有自主應用產權的根基和核心。國家將大力支持我國編碼的實施和應用,建立我們自己的數據庫和互聯網,確保產品信息的安全。
|